四川省测绘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冯先光
(2008年3月7日)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四川省测绘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全国测绘局长会议的工作部署,总结我省“十一五”以来的测绘工作,分析我省测绘工作发展的形势,研究、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安排、布置今年的主要工作。下面,我讲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两年来的工作回顾
两年来,四川测绘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测绘局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测绘保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测绘工作得到进一步关心和重视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测绘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测绘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大测绘统一监管力度,加强基础测绘工作,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曾培炎副总理多次听取测绘工作汇报,并专程看望野外测绘职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测绘工作的重视和关心,鼓舞了我省测绘干部职工的工作信心和热情。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十分关心测绘工作,认真听取测绘工作汇报,考察测绘基地,帮助测绘部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人大召开了以测绘为主题的全省性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永顺、王荣轩等领导主持了多次会议,就四川测绘工作进行座谈,对进一步开展好四川测绘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王宁副省长几次专门听取测绘工作汇报,他指出:测绘工作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非常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测绘工作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服务。他表示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重视测绘工作。
省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测绘工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测绘局共同制订了《四川省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对加强我省的基础测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加大了对测绘工作的投入。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法制办、省编办等部门加强了指导和配合,在测绘立法、测绘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做了许多很重要的工作。省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在整顿地图市场秩序工作中给予了测绘部门大力协助。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办公厅、省外办、省教育厅、省商务厅、成都海关、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新闻出版局等8个部门会同省测绘局联合开展了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省国家保密局非常重视测绘成果保密工作,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省国土资源厅、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信息产业厅、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等部门在本部门的工作职责范围内也给予了测绘工作重要的支持和帮助。省级部门的支持是促进我省测绘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各级地方人大、政府对测绘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健全测绘管理体制、加强基础测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全省测绘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测绘法制建设取得进展
地方测绘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四川省测绘管理条例》修订实施后,省测绘局一直积极配合、协助省人大、省政府法制部门建立与之配套的法规体系。2007年5月18日省政府第118次常务会通过了《四川省测绘成果管理办法》,于当年8月1日起实施。与此同时,省测绘局积极配合省人大做好《四川省测绘成果管理办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调研准备工作,赴江苏、浙江开展了调研;组织完成了《四川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的起草、调研和论证,于2007年10月报送省政府提请列入2008年立法计划;启动了《四川省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的起草调研工作。成都市、凉山州出台了本地区的测绘管理办法。
测绘行政执法力度逐步加大。省级有关部门加强了对贯彻实施测绘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力度,2007年5月、7月,省测绘局组成检查组到成都、德阳、雅安、阿坝和甘孜等市(州)、县检查测绘管理机构和职能的落实情况;9月,省测绘局、省人大城环资委配合全国人大测绘法执法检查组,对我省贯彻《测绘法》、《四川省测绘管理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凉山州人大对州政府贯彻落实测绘法律法规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
(三)测绘统一监管工作不断加强
测绘管理机构和职责逐步落实。目前全省近100个县(市、区)落实了测绘管理机构,德阳、成都、绵阳、泸州、宜宾、广安、自贡、攀枝花等市的县级测绘管理机构得到全面落实。成都市各县(市、区)建立了测绘行政执法队伍并较好地发挥了测绘监管职能,依法查处违法测绘行为十多起。
测绘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省测绘局切实履行了测绘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了行政许可事项,建立了测绘行政执法的程序和工作制度。依法开展测绘市场监管、资质管理、地图管理、成果保密、成果质量、测量标志保护、地理信息产业等方面的工作。开展了全省城市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清理工作,2007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向全省县级以上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城市坐标系统清理工作的通知》,部分市(州)制订了实施方案,成都、凉山、绵阳、泸州、宜宾、自贡、广安、甘孜、阿坝已经启动了清理工作。
测绘市场管理力度加大。四川是测绘大省,目前全省共有500多家测绘资质单位,测绘从业人员近2万人,分布于经济建设的各个部门。全省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了资质管理,开展测绘单位考核和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工作;开展测绘项目备案登记工作;加强地图审核工作;加强对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引导和指导;开展测绘仪器计量检定工作;抓好导航电子地图产品市场的监管,对成都市上百家经营电脑软件和车载导航产品的商家进行了检查;加强房产测绘管理,与省建设厅联合制订实施了《四川省房产测绘实施细则(试行)》和《四川省房产面积实测规定》,并对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调解和处理了房产面积纠纷数十起,化解了社会矛盾;加强测绘成果管理,认真做好我省提供国家秘密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的审批工作,开展我省测绘成果目录的整理和编纂工作,编印了《四川省测绘成果目录(第六集)》,2006年、2007年先后对乐山、甘孜、雅安、眉山、成都等市(州)的100余家成果使用单位开展了保密检查;抓好测量标志保护工作,对因工程建设需拆迁的测量标志进行实地踏勘和审批,泸州、凉山、广元、雅安、宜宾、资阳开展了测量标志普查工作。
测绘成果质量监督管理卓有成效。加大了对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测绘项目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房产测绘项目的质量监管力度。两年来,对成都地铁1号线控制测量、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监测、遂渝高速公路GPS控制测量、成都至绵阳和峨眉城际客运专线控制测量及1∶2000航测制图、华阳天然气管线探测GPS控制测量以及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等约80个重大建设项目的测绘成果以及房产测绘质量进行了抽检,对26家测绘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的单位和10家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的单位发出了整改通知书。此外,还开展了优质测绘工程的评选,促进测绘单位加强测绘质量管理,提高测绘成果质量。
(四)基础测绘稳步推进
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项目启动。在省人大、省政府和国家测绘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项目通过立项,“十一五”期间,项目总投资17768万元,其中省财政投入资金9518.4万元,到2007年已安排资金3300万元,2008年安排了投资计划253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进展良好。该项目的实施,将使我省的基础测绘成果陈旧、保障滞后的局面得到扭转,并将极大提升我省的测绘公共服务能力。地方各级政府在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方面也迈出了重要步伐,“数字德阳”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已基本完成,“数字攀枝花”项目已经启动。
基础测绘规划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省政府批准实施了《四川省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全省21个市(州)中完成规划编制的市(州)已超过50%,成都、宜宾、绵阳基本落实了规划经费,其中成都市“十一五”期间基础测绘投入超过5000万元。此外,省测绘局加强了基础测绘航空摄影管理,在国家测绘局的关怀下,中央财政对我省航摄经费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
国家重大基础测绘项目稳步实施。近两年主要承担了国家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国家测绘基准现代化建设、1∶5万地形图更新、华东及华中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中越陆地边界勘界测绘等重大基础测绘项目,充分发挥了国家基础测绘野战军的作用。
(五)测绘科技不断进步
测绘科技工作取得实绩。我省测绘行业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围绕测绘生产和管理开展的新技术研究取得良好成果,“陆地边界地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及应用”获全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Internet的网络GPS/VRS数据处理技术”等5项成果分获全国测绘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四川GPS观测网络”等5项成果分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与武汉大学共建“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国家测绘局的评估。部分测绘单位筹资设立了测绘科技创新基金。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开展了四川省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
测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逐步完善,测绘高新技术和装备在全省测绘行业广泛应用。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近20所大、中专院校设置了测绘专业院系或专业课程,为各测绘单位培养和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测绘职工培训机构和测绘单位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先后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40多期,34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学习,全省测绘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职工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对外交流与合作逐步扩大。西部测图技术与方法国际研讨会、SAR与光学影像融合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组织了两批测绘行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赴国外学习考察。参加了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国际制图协会(ICA)学术大会、伽利略系统考察等10余项国际学术活动。我省一些测绘单位还承担了美国、日本、巴西以及非洲、东南亚、中亚等地的国际测绘工程,扩大了四川测绘的影响。
(六)测绘保障服务有力
测绘工作为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保障。两年来,全省测绘行业围绕我省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生态省建设、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完成了许多重大测绘项目,提供了大量及时、可靠的测绘保障和服务,测绘技术服务的领域涉及到大地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管线测量、工程测量、房产测量、界线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规划与整理开发、城镇规划与建设、公路和铁路建设、水电资源开发、油气勘探开发、煤炭资源开发、成都地铁工程勘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等提供了大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2007年全省测绘行业共完成测绘服务总值约20亿元。
测绘成果在我省重大建设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年来,省测绘资料档案馆为社会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近70000张,大地控制成果约14000点,航片10000余片,DLG、DEM、DRG等数字测绘产品30000余幅,影像数据1000余景,县乡道路等专题数据7000余幅。这些测绘成果在川东北油气田开发、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交通建设、行政界线勘测、金沙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应急监控指挥系统、攀枝花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数字德阳”、“数字攀枝花”等大型工程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省测绘局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主动服务,为省政府研究室编制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布局系列图;为省发展改革委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四川省地理空间统计信息;制作《四川省领导工作电子地图》,开发政府决策用GIS系统,为今年抗雪救灾提供高程信息和地图服务。
测绘成果共建共享机制逐步建立。加强测绘成果目录汇交、成果收集、上交和分发服务工作,省测绘局与省交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地震局、省冶金地勘局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共享合作签订了协议,与省国土资源厅就建立测绘成果共建共享机制进行了商讨,与省核工业办、省卫生厅就处理突发应急事件使用国家秘密基础测绘成果事宜进行了协商,为有关部门防止猪链球菌传播、森林防火、食品卫生安全监控、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及时的测绘保障。南充大力推动地理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市测管办与公安、国土、国安、房管、地名办等部门签订了数据共享协议。
地图产品日益丰富。2006年编制出版237种地图产品,印数327.73万册(张);2007年编制出版265种地图产品,印数310.5万册(张)。许多精美的地图产品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有关部门的奖励,两年来共获各种奖励20余个,其中,《都江堰灌溉区域图》荣获第23届国际制图大会地图类作品三等奖。
总的来说,两年来我省测绘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测绘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取得的,是广大测绘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测绘局,向所有关心、支持测绘事业发展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广大测绘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二、当前我省测绘工作的形势
党的十七大和我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部署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任务,我省测绘行业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测绘作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在我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正处于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
(一)测绘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
测绘工作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各级领导对测绘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曾培炎副总理在对测绘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了测绘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求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测绘工作的领导,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为测绘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我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测绘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加快‘数字四川’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构建全省统一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蒋巨峰省长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做好测绘工作”。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都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给测绘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全会要求,要创造和发挥优势,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要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显著提升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这些都需要测绘提供及时、可靠、适用的保障和服务。
《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测绘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测绘科技的发展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测绘生产、加工、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为测绘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测绘技术体系在实现了数字化的历史性跨越后,已经向信息化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这一系列发展变化对测绘工作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清醒认识我省测绘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四川作为测绘大省,经过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测绘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要看到,与全国测绘工作的发展形势相比,与其他省(市、区)相比,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有:
第一,测绘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我省21个市(州)虽都明确了测绘管理部门,但有一些实际上是内设的管理机构,既无专职测绘管理人员,又无测绘管理经费,部分县级测绘管理机构还未得到真正落实,要承担和履行好法律赋予的测绘统一监管各项职责还有很大困难。
第二,基础测绘工作与全国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地理信息资源短缺。《测绘法》和《四川省测绘管理条例》都明确了基础测绘分级管理和经费分级投入的原则,但省、市(州)两级基础测绘的分级投入和定期更新机制还没有建立,基础测绘成果覆盖率低,现势性差,影响了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的提升。
第三,测绘成果的共建共享机制还不健全,测绘成果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基础测绘成果的深加工不够,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
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三、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
(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我省测绘干部职工的首要政治任务,要通过学习十七大精神,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解放思想,以带动事业的大发展;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努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发展的难题和困难;三是推进应用服务,紧密结合重大战略的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以满足民生需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改革,积极做出新贡献。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对测绘部门和测绘工作的新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测绘领域改革创新,切实加强测绘保障服务。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提出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按照“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跨越发展;认真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努力建设富裕四川、和谐四川、文明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全省测绘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入学习领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研究全会提出的发展战略对测绘保障服务需求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的重心统一到省委的工作部署上来,与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方针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能力,积极主动地提供测绘保障。
(二)切实抓好省政府加强测绘工作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
省政府对测绘工作非常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出台后,及时下发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国务院《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要求各级政府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加强领导,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实施意见》对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切实提高测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测绘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完善测绘法规体系、健全测绘管理体制、强化测绘工作统一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贯彻措施,为我省测绘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对推进我省测绘事业发展、全面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的实施意见,结合《测绘法》、《四川省测绘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和《四川省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实施,结合全省和本地区的实际,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切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省测绘局将进一步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制订政策、争取投入、健全机构、落实项目等措施,将《意见》的各项工作部署逐一落到实处。各市(州)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配合本地政府争取尽快出台贯彻《实施意见》的文件,并积极主动加强与本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合出台配套的具体措施。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意见》和《实施意见》的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声势,形成氛围。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测绘工作,促进测绘事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测绘事业发展中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我省测绘工作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省测绘事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夯实四大基础、建设三支队伍、提升四种能力”,把能力建设作为核心,把队伍建设作为龙头,把打牢事业基础作为根本,促进四川测绘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夯实四大基础,就是要夯实各类人才基础、信息化测绘科技基础、丰富而现势的空间数据基础、支撑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基础,为四川测绘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石。
要夯实各类人才基础,推行“人才强测”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是要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体现测绘事业发展为了人,落实测绘事业发展依靠人,为测绘事业发展培养人。要努力培养一批测绘专业技术人才,优化人才结构。2007年,全省共有测绘专业高级工程师594人、工程师2758人、助工2185人,在全省测绘从业人员中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但高水平的技术领军、拔尖人才不多。今后要在全省测绘行业中努力培养一批测绘专业的领军人物,争取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国家级、省级的测绘学术技术带头人;另一方面,要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引进和培养一批测绘服务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使测绘与其应用服务领域的结合更加紧密,促进测绘成果的应用。
要夯实测绘科技基础,实施“科教兴测”战略,贯彻落实四川省和国家测绘局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强测绘科技工作,大力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测绘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为测绘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懈动力。要完善测绘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测绘科技资源布局,不断加大对测绘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促进创新型测绘单位建设。加强测绘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测绘科技资源,不断提升我省测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准确把握国家测绘科技发展战略,以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为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促进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
要夯实空间数据基础,全面推进“数字四川”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深化测绘成果的共建共享,丰富空间数据资源。空间数据是测绘事业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要按照项目支撑、全面推进的原则,通过实施一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测绘项目,加快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加快推进与省级相关部门之间的测绘成果共建共享,探索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与市(州)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方法、形式,建立完善省级地理信息数据库,加大对市、县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工作的指导,做好省、市、县级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试点工作,推进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交换中心建设。
要夯实政策法规基础,促进测绘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改善测绘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完善行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体系。测绘事业的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障、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健全的行业规章制度体系作保证。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做好与《四川省测绘管理条例》配套的法规建设,争取《四川省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四川省地图管理办法》、《四川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四川省测量标志保护办法》早日出台。要结合国家和我省的法律法规以及重大方针政策,制订、修订并贯彻执行好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不断健全测绘资质管理、质量监督管理、成果管理与应用、地图市场监管、测量标志保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测绘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建设三支队伍,就是要努力建设一支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的测绘行政管理队伍,一支装备优良、管理科学的基础测绘队伍,一支技术领先、保障有力的应用服务队伍。
要按照省编办《关于明确市(州)、县(市、区)测绘管理机构和职能等事项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健全市、县级测管机构,落实职责和人员,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测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健全履行测绘统一监督管理职责的各级测绘行政管理队伍。
要继续加强基础测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好国家级的基础测绘野战军和满足省、市、县级基础测绘生产所必需的测绘队伍。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测绘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本级财政的支持,加快测绘高新技术装备、测绘应急装备建设,提高全省测绘行业的现代化装备水平。
要大力加强测绘应用服务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测绘公共服务意识,全面提高测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测绘成果管理和分发服务,拓展测绘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测绘成果在区域规划、政府决策、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土地整理、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等方面的作用。
要加快推进测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组织结构调整,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和服务队伍建设,统筹兼顾,优化配置,进一步改善测绘生产力布局。
要加强测绘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爱祖国、爱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做好测绘宣传和科普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测绘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单位、和谐系统、和谐测绘建设,增强测绘队伍和全行业的凝聚力、战斗力。
第三,提升四种能力,就是要提升统一监管的能力、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基础测绘建设的能力、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四川测绘工作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服务水平。
要提升测绘统一监管能力。深化测绘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机构,落实职责,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切实做到监管到位,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好测绘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执法主体地位,全面落实市、县测绘行政管理机构,合理界定各级测绘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充分发挥市、县测绘管理部门在测绘统一监管、测绘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推进测绘依法行政,加强测绘资质管理,严格市场准入,认真实施注册测绘师制度。加强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专项调研,研讨促进和规范产业发展的措施,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加大测绘执法力度,严格查处各类测绘违法案件,确保涉密测绘成果安全,加快建立统一、竞争、有序的测绘市场体系。
要提升测绘科技创新能力。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基本方针,逐步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分工协作的测绘科技创新体系,争取将测绘科研项目列入地方科技计划,以此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结合我省基础测绘的开展和测绘成果的应用,开展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应用以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精处理与信息提取技术、内外业一体化技术、地理信息资源分建共享、成果分发、应急服务等相关技术研究,多出创新成果。
要提升基础测绘建设能力。加快建立基础测绘定期更新机制和基础测绘分级投入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加强对市(州)基础测绘规划编制的监督和指导。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测绘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基础测绘预算项目库,严格计划、预算管理程序。加强测绘质量监督力度,提高测绘成果质量。继续实施好四川省地理空间基础框架项目,努力推进“数字四川”建设,为测绘应用服务建立丰富、现势的测绘成果基础。
要提升测绘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测绘工作在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行性、公益性作用,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发展战略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扩权强县试点、富民惠民工程、新五大旅游区建设和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主动服务,在成兰、成贵、兰渝铁路四川段和成绵乐城际铁路、双流机场二跑道、成都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和乐宜、雅西、广巴高速公路和成都地铁一、二号线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测绘工作的保障作用。要大力拓宽公共服务领域,开发公共产品,加快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省又好又快发展做好测绘保障,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供丰富、多样、适用的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技术服务。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妥善解决涉密测绘成果保密与利用的矛盾,支持智能交通、现代物流、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地图市场繁荣,不断提高测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四、2008年的主要工作
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省测绘行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测绘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着力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统一监管,抓好基础测绘,强化应用服务,促进全省测绘事业不断发展。
(一)抓好基础测绘工作
组织实施好四川省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项目,本着边建设边应用的原则,做好应用服务工作。做好省、市(县)级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建立与完善省级地理信息数据库工作,加大对市、县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工作的指导。配合省发展改革委开展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编制“数字四川”规划大纲。抓好全省基础测绘规划和实施,着重抓好市(州)级基础测绘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继续做好全省基础测绘航空摄影规划与实施。完成国家西部测图工程与1∶5万更新等国家基础测绘任务。
(二)提高测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积极为政府决策、公益性事业、防灾减灾等方面提供测绘成果服务,加快建立与国土、民政、建设、水利、林业、气象等掌握相关地理信息的部门和军事测绘部门之间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政府决策用GIS系统的建设。做好四川省五大经济区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工作。开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数字攀枝花”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开展四川省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系统开发与应用试点建设。严格执行测绘成果汇交制度,开展测绘成果汇交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继续开展测量标志普查维护工作。做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引导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家测绘档案馆四川分馆和成都金堂标准基线场的建设工作。
(三)推进测绘科技进步与创新
认真落实《国家测绘局关于加快测绘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快我省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健全测绘科技创新体系的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国家和省级基础测绘生产及测绘成果应用,开展技术引进、研发和应用,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速成果转化,重点做好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重大测绘工程的技术保障。加强同科研院校的联合与协作,针对开展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争取在科研项目开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
(四)完善测绘行政管理体制
进一步落实市(县)级测管机构职责、人员、经费,加强对测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指导与监督。加强测绘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测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贯彻实施《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做好执业资格制度建设的有关工作。做好测绘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建立健全基础测绘定期更新和各级财政对基础测绘的投入机制。争取落实中央财政对我省“三州”地区基础测绘的转移支付工作。
(五)加快测绘法规建设
做好与《四川省测绘管理条例》配套的法规建设,配合做好《四川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争取将《四川省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列入省人大2009年立法计划,争取将《四川省地图管理办法》列入省政府2009年立法计划。
(六)落实测绘统一监管
加大对测绘市场和地图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编制、出版、传播、使用地图以及侵权、盗版行为,根据国家测绘局的部署,开展我省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网站的专项治理工作。制定《测绘资质单位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考核办法》、《测绘资质单位档案管理体系考核办法》和《测绘资质审批管理规定》。加强测绘质量监管,加大对房产测绘、重大建设项目的测绘质量监督力度。加强资质管理,指导、督促市(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无证测绘、超资质范围测绘、非法采集提供地理信息、侵权盗版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进一步强化测绘成果统一监管,会同省国家保密局开展测绘成果保密检查,会同省国家安全厅、省国家保密局依法打击窃取国家秘密测绘成果和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测绘成果的违法行为。继续开展全省城市独立坐标系统清理工作。
(七)加强队伍建设和测绘文化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测绘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基础测绘和应用服务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测绘保障。加强测绘文化建设,发展测绘文化内涵和形式,丰富测绘职工的文化生活,赋予测绘精神时代特色,搞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增强测绘发展软实力。继续深入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测绘宣传工作,围绕测绘重点工作、测绘重大项目、测绘成果应用服务等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为我省测绘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同志们,我省测绘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开拓创新,团结奋进,不断推进我省测绘事业新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我省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