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局党组第9次理论学习的安排,自己认真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指定内容,现就学习体会交流如下: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个时期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个时期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时期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时期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结合指定学习章节,重点谈谈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两个时期的认识。
如何结合国情,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形势,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体会到坚定不移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前进。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提高。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进一步巩固。坚定不移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了战略谋划。党的十九大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擘画。根据党的十九大的展望,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积极思考,开动脑筋,运用好科学的方法,促进测绘工作和党建工作的重点难题的解决。感到:一是按照政治机关党的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由于是基层生产单位,业务工作比较繁忙,政治机关建设意识容易淡化,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部党组关于政治机关建设的要求不够,开展政治机关建设工作成效有差距。二是围绕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研究还不够,单位转型发展定位还不准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批示精神不够,自觉运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不够。还没有完全跳出传统测绘生产模式,业务结构调整、服务模式转变还不到位,支撑自然资源督察、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工作还没有较大突破。影像统筹成果发挥作用十分有限。三是“两支撑、一提升”的能力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设施装备能力还不能满足大数据的计算、传输、共享等快速服务的需求,信息化生产协同能力还不强。人才队伍的结构布局还不合理,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知识、技能储备还不足。四是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引进、应用的力度不够,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能力、科研课题水平较低。产学研结合不够,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欠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缓慢。生产部门的科技创新氛围还不够强。
因此,我们针对找到的重点难题的症结以及巡视发现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分析。特别是在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度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多研究;要找准自身单位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把学习党史与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谋划单位发展的定;要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政治责任落到“两服务、两支撑”的具体工作中,要积极主动为自然资源督察、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和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作出新的贡献,将影像统筹的成果要在应用领域多想办法,破解统筹成果应用难、应用受限的问题。
今后,院里还将按照“三定”规定,进一步调整我院业务结构和服务模式,促进全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稳步推进单位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单位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水平,准确地把握好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两支撑、一提升”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