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自然资源部
|
四川省人民政府
微信
个人中心
无障碍
长者专区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专题   >  党史学习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两支撑、一提升”工作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相关附件:

来源:四川省遥感测绘工程院 点击数:999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近期,我深入学习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两个时期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现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两支撑、一提升’工作”谈几点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学史明理”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明理是基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最基本的三个方面。

    一是学史明理,最重要的是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作为一名党员,我随时向党中央看齐,时常对标对表,学经验、找差距。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学史明理,最核心的是弄懂“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百年党史充分证明,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在于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工作中,要把党史学习同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实际和巡视整改任务结合起来,同解决“急难愁盼”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办实事、开新局,不断提升上级和外部单位(部门)对我们的认同感和关注度,不断激发职工群众干事创业、勇攀高峰的工作热情和内生动力,持续提升“两服务、两支撑”工作成效。

    二、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做好“两支撑、一提升”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通过近期的深入研究学习,我在工作谋划落实方面有一些思考。总的来说,遥感院的工作是以基础测绘为立院之本,以遥感调查监测为工作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以深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动力。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一是做好基础测绘保障,加强自然资源技术融合。持续做好年度基础测绘任务,坚持基础测绘是立院之本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测绘、地质调查、航空物探等领域先进技术的交叉融合,深化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督察、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等部主责主业中的应用,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准高效的保障服务和处置依据。

    二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树立遥感调查监测标杆。基于遥感院开展四川、西藏等十个省(市、区)卫星遥感影像统筹管理的数据资源优势,结合遥感院人才技术优势和四川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存储计算资源优势,开展重点地区典型要素地表覆盖遥感调查与动态监测,及时为长江经济带沿线重点城市、成都平原等重点地区、五大新区(天府新区、宜宾三江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南充临江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土地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土地荒漠化治理等提供精准监测和分析评价保障服务。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是全力争取自然资源部“西南复杂山区地表覆盖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重点实验室”和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遥感影像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依托雷达测图与监测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持续提升基础测绘生产效能,努力打造遥感调查与监测创新高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二是持续加大自然资源督察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遥感影像样本库建设,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现有业务运行系统的融合改造升级;三是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开展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和规划编制审查业务信息化系统研究应用;四是基于可见光、SAR、高光谱等多源遥感手段开展自然资源耕地保护遥感监测技术研究,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深化厅局交流合作,加强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深化与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成都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审计厅以及市(州)有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将前期业务合作沉淀的技术成果及解决方案进行整合集成,以解决用户实际问题为导向,找准需求切入点,重点加强在省市两级自然资源、审计、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等领域的转化推广应用。

在后续工作中,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